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黄山云隐录> 第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 / 1)

周旦认为,想要彻底抹除人祭阴影最好的手段,就是遗忘!

  只有世间无人再提起,才是最彻底的毁灭!

  随后,他派人着手收集并销毁了市面上所有商王朝的甲骨记录。

  那些记载着无数血祭和占卜的卜辞,也都被他付之一炬,化作灰烬。

  接着便下令删除周人历史上那些不光彩的事迹。

  自古公亶父以来,周人曾经为商朝捕猎羌俘,这段要历史要从记忆中抹去……

  长兄姬邑在殷都死于献祭,父亲和自己和二哥参与并分食……这些也通通抹去……

  为了重构新版本的历史,周旦和周朝上层开始大力宣扬夏人、商人和周人并无本质区别的观念。

  所有的恶行全部归结为末代君王的德行缺陷,残忍,暴虐,才导致天下易主!

  并彻底否认商朝曾经存在过人祭行为,连谈论起都不行。

  甚至禁止人祭行为也已经被划归为国君独有的权力。

  其他任何人如果试图进行此类行为,都将被视为非法,并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这场历史的“清洗”中,周旦唯独不敢销毁的就是父亲文王留下的《周易》。

  这不仅是他对父亲的敬意,更因为《周易》是周人对翦商事业起始的珍贵记录。

  里面蕴含着文王获得的天机与智慧,销毁它无疑是对父亲的不敬与背叛。

  然而《周易》中大多内容就是文王一生事迹的浓缩日记!

  已经不符合周朝新的道德标准,更不能让人仔细推敲。

  于是,周旦决定对《周易》进行再解释。

  并在文王创作的卦爻辞后面加上了不少象传进行说明。

  这些象传全力倡导君子应当如何朝乾夕惕、履行社会责任的说教。

  这样的解释远比文王卦爻辞更加清晰易懂,而且充满了积极和励志的色调。

  比如,乾卦的象传被解释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强调了君子应该像自然运行一样强健不息、不断进取;

  坤卦的象传则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寓意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宽广厚重、承载万物。

  此后,周旦将“礼乐”制度广泛推广。

  不同等级的贵族被明确规定了使用相应的车马、住宅、服饰、乐器、玉器、酒器和食器的组合,

  丧礼和随葬品也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

  在各种典礼仪式上,无论是朝见天子、祭祀还是宴会,入场顺序以及站或坐的位置都由相应的等级身份来决定。

  典礼可以在不同层次举行,无论是诸侯国还是大夫家,都遵循着这一基本原则。

  贵族的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也都有各等级的标准规范。

  所有礼仪场合都伴随着乐队的演奏,而乐队的规模和演奏的乐曲也都有相应的规范。

  这些精致而繁复的礼乐制度使得整个社会都沉浸在这一文化氛围之中。

  时间如流水,平稳而无情地向前推进,世间万物似乎都无法阻挡它那永恒的步伐。

  转眼间,三十年匆匆逝去,岁月在方逸身上自然没留下多大痕迹。

  然而此时的周旦,已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

  方逸带着周旦,踏上了黟山之巅。

  周旦望着山巅之上云卷云舒,声音苍老中带着感慨:

  “这里的一切,还是和曾经记忆中的模样一般无二啊。”

  方逸也深有感触地说道:

  “是的,无论是哪个世界,这座山峰都如此相似。

  有时候我甚至感到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或许我们仍然身处同一个空间,

  只是来到了一个更早的时间节点。”

  周旦摇了摇头:“那个世界虽然混乱不堪,但大框架的历史脉络还是存在的。

  我们不可能对这个时代一无所知。”





  方逸悠悠地叹道:

  “或许正是我们的到来,才悄然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未来的世界已经因为我们的介入,而被彻底改写。”

  周旦神色古怪地看着方逸:“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费尽心机地想要回去呢?”

  方逸神色变得怅然:

  “这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也或许是我内心深处的执念在作祟吧……

  不给自己找点事干,这漫长的时间实属无趣。”

  周旦不由发出一声叹息,声音中充满了伤感:

  “是啊,想当初我们初次见面时,你看上去也只比我年长几岁。

  如今我已是满头华发,而你却丝毫未变。

  时间对你也无可奈何啊!”

  方逸打趣道:“怎么,你羡慕吗?”

  周旦摇了摇头,心中暗道:

  “看着这世间熟悉之人一个个离去的滋味,怕是无比煎熬吧……”

  方逸继续说道:

  “其实时间对我还是有作用的,只是不知为何,我衰老的速度比常人缓慢许多……”

  周旦苍老的目光投向山间的云海,悠悠地开口道:

  “方逸,我能感到我已然大限将至……

  你拥有漫长的岁月,还请你替我守护这周王朝,万不可让周人再次走上商人的老路。”

  方逸微微点头:

  “放心吧,经过你一系列的整改推礼,周王朝必然蒸蒸日上,未来更加壮大。”

  周旦此刻立于黟山之巅,内心不由升腾起一股豪情壮志,

  只见他面向群山云海,张开双臂,豪迈无比的朗声吟诵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时间,声音悠远而深沉,传遍了八方。

  从此,周王朝便以周旦定下的一种谨慎、谦恭、厚德、广惠、忠信、爱人的君子风范,

  成为了新华夏族的道德典范!

  而周人贵族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礼乐文明”的美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遗忘了商人那令人发指的人祭行为。

  商朝的灭亡,也被归结为纣王帝辛个人的道德堕落。

  直到了西周后期,以商人为主的宋国,已然彻底被周人的习俗所同化。

  历史的洪流中,商人的痕迹也被冲刷殆尽。

  乃至宋襄公,因其品格高尚,被当时尊为春秋五霸。

  随着一代代传递,直到翦商五百多年后,在周旦自己的封国——鲁国内。

  一位官员在整理历史文献的时候,如同拨云见日,发现了商人搞人祭的蛛丝马迹。

  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他前往宋国进一步了解情况。

  归来之后,这位向来不算卦的官员,突然对《周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反复揣摩那些古老的文字,以至于经常会梦见周公。

  这个人,就是孔子。

  他从《周易》中解读出了商人大量的人祭行为,这一发现让他内心充满了震撼。

  但是孔子又不能明说。

  他知道这个事得永远保密,一旦揭开,将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也辜负了周公的一片苦心!

  他理解文王谋划翦商的心境,更理解周公对周朝制度的设计。

  只是偶尔也会和他学生们略微讨论。

  其中‘子贡’就不止一次和同僚说起,纣王帝辛并没有历史上说的那么残暴……

  随后,孔子决心替周公继续完善这项伟大的事业。

  并提出“仁、义、礼”的观念,重新编定了《六经》,进一步净化了历史叙事,让周公的历史观更加清晰明了。

  最终,孔子也只能在给《周易》做的系辞中,感叹了一句——“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