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从导演开始的娱乐大亨> 第三十三章 成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成交(1 / 1)

天色还暗。

  山,木屋,河,田野都藏在薄雾里。

  邮电所的一家人已经早早起来了。

  母亲觉得种地,或者外出打工也没什么不好。

  刘晔饰演的儿子却觉得家里必须有个干部,父亲要退休了,自己得把他乡邮员的身份接班过来。

  然后,告别了母亲。

  接着就是一个侧面的长镜头。

  山野,拱桥,一只狗在最前面走着,父亲背着包裹走在中间,儿子因为经常和父亲见不到面,走在最后面。

  一狗,两人,群山。

  再加上那种薄雾蒙蒙的感觉。

  是一副唯美的如水墨画一般的画面。

  走在绿意盎然的湘南山脉之中,两人一狗把信件送到了一个又一个只能步行到达的乡村中。

  途中还有一封单独的信。

  是送给一个叫五婆的老奶奶的。

  她儿子死了,孙子考上大学后再也没回来过。

  五婆天天哭,直至哭瞎了双眼。

  那封单独的信,说是信,其实就是孙子寄的十块钱。

  没有什么信。

  信是一张白纸,是父亲在一次次的说着善意的谎言,谎称那是他孙子写给她的信,还把信的内容给补齐了。

  就这样,父子二人走过了几百里山路。

  父亲把一个个做乡邮员的注意事项告诉了儿子。

  路途中,遇到一条河,和父亲不熟悉的儿子背起了父亲,在背上,父亲想起了小时候自己背着儿子的画面。

  父子的距离被越拉越近。

  良久,影片放映结束。

  回想起影片里郁郁葱葱的山,碧绿色的水,浓浓的父子情,责任感。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着部片子了,顾铭还是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手。

  “好片子啊!”

  听到顾铭这句话。

  猜测顾铭是想买,李小萍就扮演起了压价的恶人的角色。

  当然,顾铭都说好片子了。

  她也不能上来就唱反调。

  而是先夸了一顿。

  “确实不错。”

  “片名有些土味,但内涵却乡而不俗,满是优雅与诗意。”

  “可是……”

  李小萍话锋一转,“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片子,怎么卖啊!”

  “现在大家都在削尖了脑袋往城里走。”

  “谁想看全是山水,这么静谧的片子?”

  “得奖吧,你这片子也没刻画出足以在三大拿奖的东西来,甚至都找不到任何的冲突。”

  “主演还是些新人,没有大牌明星。”

  “唉……”李小萍摇了摇头,“想要卖出票房难啊!”

  “嗨……”霍建启也微叹了口气。

  但脸上却不见悲伤。

  这么多些天,他已经习惯了。

  一家家院线都拒绝购买拷贝,甚至就连艺术院线都对《那山那人那狗》的拷贝没兴趣。

  失望到极点,已经再难悲伤。

  “制片成本多少?”顾铭问。

  “啊?”

  霍建启有些惊讶,“二百一十万,现在一分钱都没收回来。”

  “两百二十万,我们启明星买了。”

  顾铭懒得去提个低价。

  也没有那个必要。

  自己一部片子都是几千万几千万的赚,去压那几十万实在是有些坏名声。

  尤其是低价买上如果在霓虹火了。

  可想而知其他导演该怎么想自己?

  给个超出成本的价格,到时候人们津津乐道的只会是自己独具慧眼。

  而且,《那山那人那狗》这样的片子,是什么时候都不可缺少的。





  让他收回成本再少赚一点,也是对他的一种鼓励。

  霍建启被这个数字震住了。

  这是他自从拍摄完影片后第一次听到好消息。

  他甚至都忘记了喊个更高的价。

  而是撂下句“顾导,这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决定的,我去打个电话。”

  “顾总,是不是给的价太高了?”

  霍建启离开放映室,李小萍才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这部片根本没人买,他们只能卖电视版权。”

  “或许能卖点国外版权,那能有多少?”

  “加起来一百五十万都未必能过去。”

  “就这个价格,相信我吧,咱们亏不了的,还有不小的赚头。”

  此时,霍建启打完电话回来了。

  顾铭便不再给李小萍解释缘由。

  李小萍也识趣没有再质疑顾铭的决定。

  在文艺片上面,她不觉得自己比顾铭这个导演更具权威。

  大家一起等了一个多小时,又来了一拨人。

  那些人倒是试探性的抬了抬价。

  但很快就放弃了。

  好不容易能见到回头钱了,他们也怕最后整个血本无归。

  二百二十万就二百二十万。

  好歹还赚了十万块,总比全亏进去强的多。

  合同签署完毕,霍建启他们连饭都没吃就走了。

  顾铭看了一旁的李小萍一眼,“找人给这片子加上日文字幕。”

  “你是说?”

  “这片子在霓虹有搞头?”李小萍好奇道。

  “推荐你去看一部叫《菊次郎的夏天》的剧,两部片子虽然讲的不一样,但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相似之处的,静谧,亲情什么的,霓虹人恰恰就好这一口。”

  “而且国内是城市正在快速建设,没人想看农村,可霓虹恰恰相反,绝大部分人早就住在了城市里,绿水青山,是他们深埋久远的记忆。”

  “这部片子是可以吸引到人霓虹人看的!”

  “好,那我就去安排人弄日文字幕了。”

  ……

  十天后。

  下面送上来一份《新上海滩》男二进入最后一轮选角的名单。

  上面的人顾铭基本都认识。

  有王学冰,想想他后来的事,直接pass。

  还有自己97级的学弟,黄海勃,额……

  暂时保留吧。

  顾铭对他观感还行,看看其他人。

  段龙。

  也就是后面的段忆虹。

  中戏已经念完,进入了话剧院工作了。

  和黄海勃一比的话,就觉得正在升大三的黄海勃可能有些稚嫩了。

  “签!让他演丁力。”

  顾铭在段龙的后面写了一句话。

  刚把这份文件交给助理。

  李小萍就过来了。

  “日文字幕已经配好了。”

  “好。”顾铭去打了个国际电话,打给了之前在戛纳上认识的北野武工作室制片人。

  “顾君?”对面传出了市山尚三的声音。

  “是我,我这里有一部影片,可能会合你们的胃口,咱们约个时间,带去霓虹给你看看?”

  “是顾君拍摄的?”

  “不不不,不是我拍摄的,但质量绝对很好。”

  “顾君现在在哪里?我现在在京城,和贾章柯导演商谈他的新项目《站台》呢。”

  “我就在京城。”

  “那太好了,说个地址,我去找顾君。”

  那还真是巧啊!

  顾铭眉头一挑,接着便报出了启明星公司的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