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都市藏真>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新学肇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新学肇兴(2 / 2)

全真教创始人是王喆,于1167年创建全真教,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

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

大道教创始人是金初刘德仁,于1142年开始传道,他主张“守气养神”,提倡自食其力,少思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不老,并且把儒家思想纳入自己的体系,此外,大道教有出家制度,这一点可不止是佛教要出家,道教也是有这种传统的。

太一教始祖萧抱珍,于1138年创建。以符箓道法为主,也有守柔弱的内炼之法,尊奉太一,太一教模仿天师道的秘传原则,每代掌教人必须改姓“萧”,其立教宗旨是“度群生于苦厄”,尊重人伦。

女真人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包括自然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巫术等信仰在内的原始宗教。

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在重大典礼、事件和节日的祭祀时都有巫师参加,或由他们司仪。消灾治病、为人求生子女、诅咒他人遭灾致祸等,几乎都成为萨满的活动内容。

除了统治人思想的宗教,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也不弱,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产生许多学派,不同创新的理论与争鸣,对元朝医学与后世的医学有较大的影响。

北方农业技术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有迅速的发展;数学方面在金元之际发展出天元术;天文历算方面修正大明历使其精确;此外,建筑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兴建卢沟桥、金中都、山西大同华严寺等建筑。

而这里面,又以医术发展的最快,也许是因为从靖康之变后到蒙古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暴政,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所以使得医学十分活跃,被称为称为新学肇兴。

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动荡,催发了医学的活跃,这可能也是一种悲哀。

不过,医学有发展,总比没有发展的好,在金朝时期,医学发展出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与李东垣的脾胃说。

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刘完素开创了河间学派、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又自创了脾胃学说,这三家与元朝朱震亨的养阴说,合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然,除了医学,金国还在农业、历法和音乐上有所作为,金朝吸收北宋的农业技术,使得东北金上京一带的农业产量得以提升。

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

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这些在韩孔雀进入这座陵墓之前,都已经失传,而现在,算是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比如金国,他们强盛了一两百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韩孔雀现在手中拿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这是数学著作。

在古代,只有全面发展的民族,才能够强盛,如果再配合上武力,那么就足以统治这个世界。

金国虽然是有女真人建立的,虽然很野蛮,但他们的数学成就也不低,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

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未知数。

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

数学发展了,历法肯定会跟着发展,而历法研究的透彻了,农业自然也就跟上来了。

当时的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因为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

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

而后赵知微于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

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重修大明历》。

整理完了历法,后面的一些书籍是关于音乐的,比如《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这属于戏曲。

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

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

所以,元曲肯定是在宋金两个倒霉国家的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不然,单纯依靠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他们也能够发展出极其辉煌的元曲?(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