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穿越众> 第九十二章 春耕(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春耕(下)(2 / 2)

“咱们这边算是计划经济了吧,新港、彰化、淡水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我们的,产出也是统一分配,但南边四县本就移民过来的那些人,他们的土地不在计划范围里,这也归我们负责指导?”

“南边四县的土地清丈工作早就完成了,年初元老院指示,南边的蔗田全部要种上粮食,我们再定价收购,这种模式至少三五年之内都不会变,在此期间白糖可以直接从海商那边进口过来做转口贸易,所以咱们部里今年的担子会很重,希望大家可以保持信心,同舟共济。”

“徐部长,我们都漏掉了一件事,种红薯也好,土豆也好,这些都没问题,但是肥料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现在沤肥的话没有那么多材料,所以咱们第一年不求产量,主要是积累经验,肥料方面前期用草木灰做基肥就可以,回头再着手发展养殖业,可以先养猪,在夏天和秋初,红薯藤长得最旺盛的时候,完全可以拿来喂猪,也可以把红薯藤晒干,粉粹机粉碎后直接和猪饲料搅拌在一起喂也不错,到时候养殖业发展起来完全可以用猪粪发酵成肥料使用。”

“部长,这个周期有些长,今年肯定是指望不上了,这么多耕地,光用人粪的话咱们的产量也不够,这估计得搞成刀耕火种了!”

“能源部已经在探查鸟粪石资源了,台湾附近的一些岛礁是存在鸟粪石的,这种天然肥料你们有些人没见过估计不了解,咱们回头只要找到这玩意儿,再混合养殖业沤出来的肥料使用,足以进行农业方面的前期发展,等以后工业生产力提高,现代肥料研发生产出来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那这就没问题了,到时候我一定要看看,这东西我听是听过,但真没见过。”

“在现代已经没剩多少鸟粪石资源了,我跟王总来新港前看到新闻说东沙群岛好像发现了一点,但也不多,都是以前被人采剩下的。”徐刚顿了顿对农业部众人鼓气道:“所以诸位,大家都加把劲,前路可期。”

“没问题徐部长!我几个负责哪儿块?”

“这个...咱们下辖现存已经开垦的耕地总量是八万余顷,共64万5000多亩,这是半个月前的数据,彰化的开垦人力投入最多,目前新移民和农机农具全部在往那边大量开垦安置,光彰化县就占了20万亩,目前总耕地的三成多,云林县10万亩、嘉义县13万亩、安平县9万亩,凤山县人少,农具也不足,目前6万5000亩、新港周边7万亩。

农业部目前共52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种地的经验,这样,总部留下12人,我搞过养殖有这方面的经验,就留在总部带着他们准备养殖方面的前期工作,还有负责后龙溪纵谷平原地块以及新港周边地块的种植指导工作,其他人分为五组,每一组负责一个县,你们有没有谁想自荐,带头申请这个组长?没有的话我就点名了啊!”

“徐部长,都一样,你点名吧!”

“是啊老徐,去哪儿都无所谓,都行!”

“那好,各地按照比例分配人手,一组由副部长常庆才担任组长,负责地最多的彰化县,分给你们14个人;二组应善春负责担任组长,7个人负责云林县;三组周中林担任组长,负责嘉义县,9人;四组文红兵担任组长,负责安平县,6人;五组负责耕地最少的凤山县,由魏大光担任组长,最后的4个人分配给你们。目前就这样分配,考虑到接下来比较辛苦,有没有意见和要求的,可以现在提出来,不管是吃的喝的用的,只要是咱们家里有的,我尽量搞来让你们带着去南边。”

“不辛苦,不辛苦,这天天有吃有喝的啥都不缺,就是正缺个媳妇儿。”

“老洪,你那玩意儿还使的动吗?都这岁数了还想着讨老婆呐?”

“去去去,打了大半辈子光棍,好不容易时来运转还不兴我想想?我寻思王总前段时间不是都说了提倡我们在这边成家嘛,徐部长,我这算是正当要求不?”

徐刚一时语塞,最后手推了推眼镜说道:“这我办不了,你真想要成家,等你们完成任务回来,我作主帮你们从移民里面挑几个爽朗利索的,你们都互相看一看,有看对眼的,互相都愿意的,我作主给你们办集体婚礼,这样可以吧?”

“可以,可以,咱不兴包办,肯定得女方愿意!”

“那就行,其他人呢,还有什么想法没?”

“我还行,没啥想法,就好酒,能不能搞几瓶好酒带过去?”

“没问题,不管是红的白的都行,那边条件苦,给你们带过去解解乏。这样,你们回头一起写个表单,能办到的我一次性全给你们配上,但话我可说在前头,你们要是出了幺蛾子,以后我在王总和金阳这老抠那边就没脸啊!”

“你们过去就先给民兵们培训怎么种植咱们带来的种子,这点应该没什么,但等到种子出苗儿下地了,那才是最辛苦的,你们都必须在田间地头待着,不能有一丝差池,这点希望你们能说到做到!”

“放心吧,徐大部长,就是种个地,以前在老家农村这土豆、红薯什么的不知道种了多少遍了,肯定没问题!”

...

时间步入二月下旬后,农业部各组部员分赴各县培训指导工作,种子在农业部众人之前便早已通过海船运了过去分发至南部四县各户以及新港、彰化两地的各个农庄,自此南边各县的春耕正式打响。

耕地太多是非熟地,第一年的收成肯定不能和现代相比,好在开垦耕地时往往求快,都是成片成片的焚烧林木资源,地上留了不少草木灰,加上千百年来树叶腐烂形成的有机物,土地肥沃是毋庸置疑的,但种子播种下去,能张成什么样,不是完全看土地的肥沃程度,深耕细作、防虫防灾等等,都对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防虫防灾方面农业部倒是能起到指导作用,但深耕细作方面17世纪的黔首完全不输现代人,土地兼并下能活下来的人,不浪费一丝土地的习惯已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中...但西海岸目前地多人少,注定前期将采用粗放式的耕种方式。

好在台湾气候温润,本就适宜种植业发展,哪怕是再春耕期间完不成全部耕地的播种也无大碍,早稻种不完可以换中稻,红薯同样也有春薯和夏薯之分,总之现代带来的种子种类管够,总能在时间上分配适宜,只是这样对耕种者来说要更加辛苦,不停的忙于播种,关键等秋收之时,没有足够的人力收割将是大问题。

ps:1公顷=15亩=100公亩=150分地

ps2:春耕又叫春播,台湾、福建南部等地区大概在2月26日至3月3日出苗,与华中、华北存在差异,这是2020年央视一套春播天气预报的数据!

更新不力,抱歉抱歉,再次强调,不太监,不太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