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穿越众> 第七十八章 泰雅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泰雅人(2 / 2)

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位于后世的苗栗县大湖乡水尾之北,而泰雅人的生活区域绝大部分都在雪霸国家公园的范围之内。

泰雅人的社会组织,通常由10户左右聚集而成一同族系的部落;制度以核心家庭为主体,采一夫一妻制(女从夫居);将同一家系分户另立之血族团体名为“GaGa”,并推举同族中声望最大的族长为头目。“GaGa”成员俱为男性,系一具共同祭祀、狩猎及牺牲分配的宗教性农业祭团;宗教信仰即以此为基础,而形成一种崇拜祖灵的超自然信仰。

巫医为泰雅人传统特色,且多系女性世袭(母女或婆媳相传)。较重要的祭典有播种祭、收获祭及祖灵祭三种。传统上采行山田烧垦及狩猎维生,间亦从事溪河捕鱼家畜养殖,少数部落则实施水田稻作。

在雪霸园区周边的泰雅人从未定居於雪山山脉的高山,他们只散居於海拔2000米以下、气候凉爽、适於耕种与狩猎的山麓阶与河阶地。

苗栗县的部分泰雅人都信奉大霸尖山为祖先发祥之地。泰雅族人坚信太古的时候,大霸尖山有一个布满苔藓的巨岩,自然裂开而生出一男一女,结为夫妻,成为人类的始祖。因为最初生活的地方狭小,后来分居在山下各地,繁衍子孙。

台湾所有土著中,很多都有黥面的习俗,其中以泰雅族黥面的情况最为普遍。

黥面对于泰雅男人而言,是成年的标志,同样也是勇武的象征。对女人,则是擅长织布的标志,除了美观、避邪,代表了女人的善织、男人的勇武以外,黥面也是泰雅人死后认祖归宗的标志。

当然,此时土著们的汉化程度还不高,织布技术还没在土著族群中传播开,哪怕是汉化程度最高的台南各地部落依旧如此,此时泰雅女子黥面或许是指其它含义,如采集、捕鱼、农耕等等。

传统上,泰雅女人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织布的技巧,也开始为自己准备出嫁时的衣裳。这一点和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风俗相似。当少女的织艺精进,也就是准许在脸上刺青的时候了。然而,黥面的风俗在日本侵台时期已经逐渐被禁止,目前仍保有黥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族人了。

历史上,由于泰雅人剽悍善战、坚韧耿直,因此在日本侵台时期,曾多次爆发激烈的抗日斗争,其中以1930年的雾社起义事件最为猛烈。在整个起义过程中,共杀死日本人134名,另有少数穿和服的汉人被误杀,不过杀了也就杀了,想来那个年代,能穿和服的被杀的,必然是妥妥的亲日分子。

也因为这样,泰雅人的传统仪式和文化,被日本人破坏和禁止的项目特别多,也强力受到日本“皇民化运动”的改造。

以史为鉴,因此元老院决定对于居住在这些地方的泰雅人将优先采取怀柔政策,主要是这些泰雅人居住的地方适合耕种的土地实在不多,只要不阻挠元老院对于矿物资源的开采,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下,认同元老院的统治地位,名义上归属元老院领导即可,其余方面大可暂时由各部落自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