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三国之坐断东南> 第六百三十二章、战略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二章、战略选择(2 / 2)

但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孙策还在时,曾派孙权统兵攻打徐州,在广陵遇见了陈登,碰了个头破血流;孙权时有数次北上,最重要的一次,是合肥大战时,被张辽七千破十万,葬送了太史慈小说,在逍遥津成就了张辽“江东止哭”的威名。

同意西进的人,目的也各不相同。

孙策时代的志向,是集荆、扬之力北伐,但到了孙权时期,华夏的格局已经变了,曹操据有北方大势,无可撼动,从鲁肃的进言中就可明了,这个时期的孙吴集团,是要西征刘表,占据荆州,进而继续进攻益州,极尽长江天险,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个时候,孙吴政权还有孙策、周瑜曾经的志向。所以鲁肃虽然属于淮泗集团,但却是赞成西征的。

但当曹操统一北方,碾压而来时,孙吴集团就有人慌了,自己的力量无法独立对抗曹操,所以选择联合刘备。最终荆州南部三郡被刘备占据,南郡又被刘备“借”去,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初步成功,鲁肃的战略半途夭折。

再之后,随着刘备入主益州,西征荆、益划江而治已经成为不可能,三国鼎立的趋势越发明显,这个时候,曹操势大,孙刘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抗曹操。在北上进攻被曹魏终止之后,立功心切的将士就又打起了荆州的主意,借口刘备据不还荆州一事,怂恿孙权西征。这个时候,西征的目的就已经变了,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孙权也因为利益,放弃了大局,同意了这一军事计划。然后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孙刘联盟瞬间瓦解,直到数年之后才又恢复。

建安三年,在闲暇之余,刘风就和荀攸、白建、周瑜等人一起,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对北上和西进之举进行详细的分析。

北上有北上的好处,毕竟袁术就是活靶子,只要不去帝号,根本就不用其他的理由。相比起来,西方的刘表就强的多,毕竟刘表周围没有其他敌人。益州忙着自己打自己,张济在南阳一心守城,若是西征,刘表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江东。

但北上也有个坏处,袁术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若是没有其他诸侯的配合,若是袁术犯二,不顾一切和江东来个生死大战,对刚刚恢复的江东来说,有很大的麻烦。

这让刘风一直摇摆不定。

建安四年春,已经修整了一年的江东,再次行动起来,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沿江、大海以及内陆大泽。

埋头训练一年的周瑜,决定试试初步成军的水军锋芒。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